皮膚疾病 Skin Disease
異位性皮膚炎
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)是一種慢性發炎、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,台灣盛行率介於 4.1-6.7%,病患也常合併有氣喘與過敏性鼻炎。致病原因相當複雜,包含環境刺激、基因敏感性等,造成皮膚屏障受損和免疫細胞 (如輔助型T細胞) 異常的活化,產生嚴重癢感,讓病人產生「癢-抓-癢」的惡性循環。
*異位性皮膚炎三大特徵
- 1.皮膚搔癢:會把皮膚抓到皮破血流、流湯流水,慢性時有乾燥、苔蘚化。
- 2.好發在特定部位:嬰幼兒時期濕疹出現於頭皮、臉部及四肢伸側;兒童時期以後,出現在四肢彎側(如腿彎、手彎、腳踝、大腿後側、頸側)。
- 3.慢性反覆發作超過六個月。
*異位性皮膚炎治療
- 局部治療:勤擦乳液、濕敷療法、局部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藥膏。
- 全身性治療:包含口服抗組織胺、口服類固醇、照光治療以及免疫抑制藥物。近年來精準醫療藥物研發大大進展,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效果顯注 (如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lumab和小分子標靶藥物 JAKi)。
生物製劑與小分子標靶藥物的差別
生物製劑 | 小分子標靶藥物 | |
---|---|---|
藥品名稱 | 杜避炎(Dupilumab) | 喜繽果、銳虎、愛滅炎 (JAKi) |
服用方式 | 皮下注射 | 口服 |
作用方式 | 抑制發炎介白素4和13 | 抑制多種發炎細胞激素 |
特性 | 需冷藏、合成單株抗體 | 室温保存 |
藥物半衰期 | 長(數天到數週) | 短(6到12小時) |
肝腎功能 | 無影響 | 依肝腎功能調整劑量 |
藥物交互作用 | 無影響 | 和部分藥物有交互作用 |
安全性 | 少數有過敏反應 | 定期監測血液 (如全血球、肝腎功能) |
費用 | 18000-36000/月 | 約20000/月 |
*異位性皮膚炎會斷根嗎?
一般而言,異位性皮膚炎隨著年齡的增長,皮膚病也會好轉,有文獻統計到二十歲時,80%病人的皮膚病會消失。但忽略治療,病况厲害的病童不僅身心折磨,甚至長大後異位性皮膚病會更加嚴重。
*如何照顧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?
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皮膚較常人敏感,稍有風吹草動,皮膚病即惡化,應留意下面幾個會讓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素,隨時檢討有無疏忽的地方:
- 1.夏天: 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怕熱與流汗,所以病人應少曬太陽,也不能於高溫的環境停留太久。應開冷氣和電扇,降低環境溫度。汗水會刺激皮膚,運動後、放學後請立即沖澡,避免汗水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。
- 2.冬天: 過度乾燥的皮膚會引發劇癢。因此,冬季時應避免過度清潔,洗澡時間要短,水溫不宜過高,少用肥皂,洗完澡馬上塗抹凡士林或乳霜,加強保溼。
- 3.溫度與濕度的變化:溫度與濕度突然變化很大時,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可能會受不了,例如激烈運動或是去熱帶地區旅遊都可能使病人的皮膚病惡化。
- 4.刺激物: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皮膚怕刺激與摩擦,所以病人應穿寬鬆、柔軟的衣服,避免穿粗糙、刺刺的毛衣。病人要少碰化粧品、清潔用品、二手菸等刺激物。冬季為了禦寒,請用棉質衣物隔離毛質衣物和皮膚直接接觸。
- 5.過敏原:家中的灰塵、動物毛髮、黴菌等飄浮於空氣中的過敏原,以及特定食物都有可能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。所以減少絨毛玩具,家裡應勤於打掃,保持通風乾燥,裝潢宜簡單,不宜養寵物。
- 6.壓力:要避免承受過多的精神壓力,如生病、課業壓力、情緒起伏,都會導致皮膚病惡化。
- 7.飲食與起居:病人的飲食宜簡單清淡,少吃辛辣與垃圾食物。生活起居作息要正常,不能熬夜。
食物過敏測試在臨床治療上意義不大,並不建議,在了解患者詳細病史後,如果強烈懷疑可能有食物過敏,再針對臨床上懷疑有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進行測試。目前已知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蛋、花生,牛奶、堅果、甲殼類與貝類。
皮膚專家健康網
“皮膚專家健康網”是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和露得清 Neutrogena (嬌生公司)為廣大民眾設立的皮膚專業資訊平台,結合臺灣皮膚專科醫師的力量,整合皮膚衛教訊息,讓民眾獲得最正確的皮膚保健資訊,澄清各種未經求證的網路迷思及謠言。網站設立至今,已突破三百萬人次點閱! 己成為國內最專業的皮膚科學及肌膚保養衛教資料庫。